“嫁入婆家快二十年了,婆婆給我管孩子,做飯,待我如親閨女。”說起婆婆的好,化工廠王麗麗如數(shù)家珍。
從她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敘述中,我能感受到她心直口快、大大咧咧的性格,同時,也能體會她識大局、懂感恩的心。
因為公婆都是地地道道的農(nóng)民。多年來,家里收入除了種幾畝薄地,就靠公公打一份零工賺點錢貼補家用。王麗麗結(jié)婚后,從老公口中得知公婆有“饑荒”。雖然,小倆口上班的工資也不是很高,但王麗麗不忍心將負擔(dān)壓在公婆身上,她私下跟老公商量決定,從二人每月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幫老人還“饑荒”,直到還完為止。
有了孩子后,勤快的婆婆將照顧孩子的重任包攬,這無疑解決了王麗麗的后顧之憂,能夠讓她專心上班。婆婆的辛勤付出,麗麗看在眼里,記在心上。一有空閑,她就幫老人干家務(wù),做飯搭把手。每每發(fā)了工資,也會第一時間把零花錢遞到婆婆手。公婆的換季衣物就更不讓老人操心。
年輕時候的王麗麗,脾氣很倔。有一次,因一件瑣事與婆婆發(fā)生爭執(zhí),她控制不住地一陣“爆發(fā)”。過后,想起婆婆的種種好,她又萬般自責(zé)。“壞脾氣只會傷害最親的人”于是,她暗下決心“為婆婆要把壞脾氣改?!?/p>
言必行,行必果。這么多年來,她的“火爆”脾氣收斂了許多,再也沒有與婆婆高聲說過一句話。
前些年,夫妻二人在鋁廠奧林花苑買了商品房。公婆因樓層高不愿與他們同住,王麗麗便同老公商量,在距離他們近的位置給二老買一套面積小的、樓層低的房子,以方便照顧他們……